从撤销“阿里山”被抢注商标说起

〖2007-2-7 8:33: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刘丹
 


    最近,大陆撤销了“阿里山”、“日月潭”两个被抢注的商标。这是大陆有关部门为维护台湾同胞权益所做的又一件实事,别人不说,至少受到阿里山茶农的欢迎。 

    自从两岸开启贸易往来的大门,商标抢注问题就屡有发生。曾经看到过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1998年,一家不知名的烟酒公司在大陆抢注了台湾“长寿”烟的商标,并开出3000万元新台币的高价。生产“长寿”烟的台湾烟酒公司无奈之下计划重金买回。正巧,台湾开放进口大陆烟草,台湾烟酒公司立刻将“中华”烟在台湾抢先注册。结尾是戏剧性的,“中华”烟取得了“长寿”烟在大陆的商标权,“长寿”烟与“中华”烟达成互换协议,两个商标各就各位。这段纠纷解决了,然而有许多的商标纠纷却没有这样的运气,最终诉诸法律。 

    商标抢注是个普遍性问题,不仅仅存在于两岸之间。但是,海峡两岸因为信息不畅,彼此缺乏了解,甚至存在误解,更容易让恶意抢注者钻空子。比如,台湾烟酒公司如果深入了解大陆的相关法律,就不会认真考虑接受3000万元新台币的敲诈,也不至于采取“以恶制恶”的极端方式。而误解加重,反过来又为沟通设置了障碍,形成恶性循环。在两岸民间业者的推动下,在大陆主管部门的重视下,“阿里山”、“日月潭”两个商标被撤销,是个令人鼓舞的进步。 

    事实上,两岸商标抢注案例中,更多是成长品牌——不仅因为它们数量多,而且尚在深闺人未识,更容易被恶意抢注,比如台湾的“池上米”,大陆的“两面针”,都分别被抢注者染指,为这些成长品牌未来开拓市场设置了障碍。 

    也许因为数量差异——据有关部门统计,在大陆注册的台湾商标至2004年底已达9万余个,在台湾注册的大陆商标至2005年底有2500多个,台湾商标要求收回被恶意抢注的声音较大,同样被恶意注册的大陆商标相对无声无息,但随着两岸经贸的深入,大陆商标抢注问题同样需要台湾有关部门给予协助。 

    商标纠纷,从微观上说涉及两岸业者的合法权益,从宏观上说是两岸经贸健康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解决不好,会成为两岸经贸往来的绊脚石。不管是着眼于两岸人民的福祉,还是着眼于两岸经济发展的未来,都要求两岸共同努力,建立一个顺畅的沟通平台、一个长效的解决机制,切实解决类似问题。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