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 在阵痛中崛起
〖2010-1-5 16:47: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生活周刊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缘起有
    
    引入和模仿核心技术,在“中国制造”崛起的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曾在2006年透露,我国技术的对外依存度超过50%,即一半以上靠引进;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仅占万分之三。这引起广泛忧虑,但不容否认的是,“中国制造”的崛起与之高度相关。 
1995年,当三九药业的广告登陆曼哈顿的时候,“中国制造”能进入国际市场的品牌并不多。但到了2008年,全球70%的鞋、空调和玩具,50%以上的PC、手机和彩电,40%的纺织品,25%的家具都属“中国制造”。这背后的孕育与发展过程同样令人探究。 
“三九药业”广告牌登陆曼哈顿的1995年,同样作为本土企业的格力空调在全国销售排名第二。但它面临着诸多瓶颈,如销售渠道较混乱,同一区域的不同代理商,经常为业绩陷入恶性竞争;最关键的是,中国空调业尚未掌握核心技术。格力今天最大的竞争对手美的,当年也为此发愁。这还不单单是某个行业的问题,福建晋江的安踏鞋业其时以接外单、给国外企业做代工为主,品牌虽立,自主推出的产品却很少。唯独“李宁牌”初具影响力,但和国际一线品牌相比,仍差距较大。“严格讲,那时还没有‘中国制造’。”舒汉锋博士说。 
仔细考察上述品牌,是颇有意味的——它们都有“前身”,而且都从一隅之地发家。格力的前身为珠海经济特区工业发展总公司,名头很响,却建于荒地之上;美的和安踏,更是乡镇企业。“中国制造”,便是这样一步步孕育、发展的。 
农村包围城市 
在美的管理层眼中,格力电器董事长朱江洪是一个极富“人格魅力”的领导者。“机械专业毕业,大学生,有水平、有眼光。”美的工会委员杭剑峰这样告诉生活周刊记者。不过创业之初,朱江洪走了一条和大学生“身份”不太相符的路——农村包围城市。 
当时,沿海地区和发达城市的空调市场布局是,高端被东芝、三洋等日本品牌占领,中低端则有春兰、华宝等国内品牌,仅春兰便拥有约40%的市场份额,格力很难插上一脚。因此,格力选择在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广西等地树立品牌,打好市场基础。 
无独有偶,在体育用品领域,安踏、匹克等同样采取了“农村包围城市”战术。1994年前,安踏的销售额仅区区几百万元,创始人丁志忠认为,必须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开拓市场。“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效应辐射全国,但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很难承受其高价位。”安踏COO赖世贤说。于是,安踏避免和国际品牌硬碰硬,转而“铆牢”二三线城市。 
针对这一“特殊国情”,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的舒汉锋博士为记者分析:“中国的市场确实广阔,但对跨国公司而言,至少前期,内地的购买力还不足以承受其价格。”同时农村劳动力的相对廉价,减低了制造成本。根据2006年美国MPI和《Industry Week》杂志的调查,中国劳动力每月工资平均数121美元(加班除外),美国员工薪水每月2160美元。战略纵深和廉价劳动力,无形中给了中国企业一个不同于日韩的起跑线——不用集中力量拼几个产业,而能凭借“大后方”全面开花。 
回到1990年代中期的中国市场,其布局为国际品牌盘踞高端市场,中国品牌瓜分二三线城市和农村市场。这种“瓜分”是极为惨烈的。一方面是中国企业之间的剧烈竞争,粗放型的广告战、价格战至今打得如火如荼;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内地市场日益成熟,国际品牌加快了“下移”步伐。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初期我们的产品档次不高,有些用西方标准衡量,就是‘伪劣产品’。”舒汉锋表示,“这都可以理解,东盟、东欧等在起步阶段也难以避免。”但满足于此即没出息,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品牌向内地进军,也守不住,“走向高端成为必须。”要从低附加值产品升华到高附加值产品,对家电、汽车等行业的基本要求是:核心技术。方法一是自主研发,二是引进,中国企业多取后者。 
美的集团的杭剑峰告诉记者,1985年某国企有一条生产线下马,美的出高工资挖来工程师,作为技术骨干。“窗机设计得很不错,但日本已经做分体机了。”美的原也准备自主研发,却曝出质量问题,遂于1993年引进东芝的技术,1999年又引进了东芝的商用空调。两次技术引进都让美的尝到甜头,“很赚钱。”2004年,美的干脆与东芝合资。杭剑峰介绍,空调的核心部件压缩机,以前国内造不出来,“美的和东芝合作,格力和三洋合作,掌握了这项技术。” 
新技术难以被模仿、“技术壁垒”高,掌握该技术的企业就能获得超额利润。但数据显示,技术创新的平均生命周期,1950年代约50年、1980年代约10年,目前平均3-5年,而据“摩尔定律”,IT业仅为18个月。这表明,后来者学习新技术的速度在加快。“这是全球化所带来的,世界是平的。”舒汉锋指出,全球化让资本在全世界大范围流动,有效降低了技术壁垒,“中国制造”则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
从企业角度讲,“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符合利益最大化。“自己摸索很慢,不如购买核心部件,再进行匹配。何况与外企合资,在技术、生产效率和业务订单等方面也有好处。”杭剑峰表示。记者了解,2009年2月,格力与日本大金深度合作,就是想在“变频空调”领域有更大作为。 
正是走了这条捷径,“中国制造”后来居上。21世纪初,国产家电就占中国市场份额80%以上。在汽车、手机等领域,中国企业也均表现不俗,如吉利汽车创业之初年销售量仅1万辆,现已达到30万辆。 
渠道之痛 
2005年元旦,美国记者萨拉·邦焦尔尼做了一个决定:全家全年不用“中国制造”。结果是“悲惨”的:不得不穿贵得多的意大利鞋子、打贵得多的无绳电话、骑贵得多的自行车,为了免于被诱惑,连沃尔玛都不去,搞得很难受。邦焦尔尼把这段经历写成了《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结论是:离开“中国制造”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数据为切身经验做了注脚。2008年,全球70%的鞋、空调和玩具,50%以上的PC、手机和彩电,40%的纺织品,25%的家具都属“中国制造”。从二三线城市奋争而出,中国企业的产品已遍布世界。但诚如财经作家吴晓波所指出,因为在国际上缺乏渠道,多靠沃尔玛、家乐福等进入西方国家,以至于中国企业间大打价格战,“这家一条裤子卖2美元,那家卖1.98美元,以此吸引沃尔玛。” 
渠道,缺少这把敲开市场的钥匙,让“中国制造”经受阵痛。实际上,1994年让朱江洪头疼的除了核心技术,也正是混乱的销售渠道。解决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贴牌,这仍是多数“中国制造”的宿命。以手表为例,尽管2001年已占全球份额的75%,但牌子主要用国外的。“没办法。”杭剑峰表示,“美的出口达到50%,但贴牌很多,只有南美等市场例外。” 
另一种就是坚持使用自主品牌,做法也有两类。一类是在当地开辟销售渠道。“李宁已经在西班牙、希腊、法国等欧洲9个国家拓展了特许经销商。”李宁高层告诉记者。此外是收购国外品牌。2009年李宁收购意大利知名体育品牌LOTTO,利用其在足球、网球的世界级营销资源,扩展高端运动产品的业务。
几乎前后脚,安踏与百丽国际签订收购协议,宣布收购其所持Full Prospect 85%股权及旗下Fila Marketing全部股权。据悉,Fila Marketing在中国香港和澳门经营10间零售店,销售FILA中国商标的运动服装、鞋类产品及配件。“安踏由此获得了FILA的相关营销网络。”业内人士分析。 
至此,已经能清晰勾勒“中国制造”的崛起之路了:利用广阔的中国内地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克隆最新技术获取竞争能力,凭借较低的劳动成本确立竞争优势,依靠各层次的销售渠道冲入国际市场。(唐骋华)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