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名商标”何时真正“驰名”
〖2010-12-17 8:23: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解放日报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清杨
    
    时值年末,时尚一族纷纷出境“血拼”国际一线品牌服饰、化妆品。对于知识产权专家而言,这常见的“岁末一景”透露出一个无奈事实:尽管国内注册的“驰名商标”有近3000种,但真正在国际上叫得响、卖得动的却几乎没有。在16日举行的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专家咨询会上,这种从商标到专利领域普遍存在的“量高质不高”现象引起了忧虑。与会者一致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的知识产权工作必须停止盲目追求数量增长,而应把重点转移到提高品牌、专利的市场占有率、转化率上来。
    品牌不靠“认定”靠“认可”
    一个企业或地区拥有多少“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往往是对该企业、地区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衡量指标。但客观来说,我国对于“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世界名牌”的认定,只需到相关主管部门注册即可,和真正的市场口碑尚有一定距离。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展中国家(PCT)司原司长王正发直言,“不少国内品牌都是‘世界名牌’,一旦真正出口,就没人认可你是‘名牌’了。”
    专家认为,真正的世界名牌不求量多。像法国、意大利等国家,他们拥有的国际知名品牌数量,占该国品牌总数量不过5%左右,但它们的市场占有率达到40%—50%,这才是真正有市场认可度的驰名商标,也是上海努力的方向。
    上世纪80年代,上海尚有全国皆知的“大白兔奶糖”,现在一提起上海货,反而想不出特别知名的品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吴汉东建议,上海的“十二五”知识产权规划,不必过分强调“驰名品牌”、“著名商标”的数量,应以真正国际知名品牌的标准,用心打造叫得响亮的“上海货”。
    专利功能防止异化
    今年1月—10月,上海市的专利申请数量为54118件,比去年同期增长17.8%;全国的专利申请量同样延续了多年来的高位增长。但与此同时,庞大专利数量背后的“水分”正在引起越来越多人的注意。
    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平说,专利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利器”,但有的企业却把申请专利异化成获取政府资助的“筹码”。再如一些看似火爆的专利交易会、拍卖会上,买家并非真的要把重金购回的专利付诸实施,而是作为商务谈判的筹码,以显示自己企业是有专利、有“技术含量”的;更有甚者,由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认定对专利数量有要求,不问专利质量如何,只求买一块“敲门砖”。吴汉东建议,“十二五”期间上海可尝试改变对企业的专利考核方式,从单一的量化考核,转为关注其核心技术专利拥有量、专利转化率等含金量更高的指标。
    政府多做“隐性”服务
    为了鼓励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从国家到地方都对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给予不同程度的补贴,这也是近年来我国专利、商标数量大幅增长的客观原因。对此不少专家认为,此类资助政策不宜长期使用,政府应慢慢退回幕后,做更多“隐性”的服务工作。例如,在由重“量”向重“质”转换过程中,一套全面、客观的知识产权绩效评价体系非常重要。如何衡量一个专利是否具有核心技术、如何衡量专利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精确回答这些问题需要一支专业队伍的长期调研。再如,专利、商标和版权在国内属不同部门管理,但对企业来说,一项真正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往往是三者的综合体现,对于这类企业的扶持,也需要不同政府部门打破行业壁垒,合理配置政策资源。
                                                                                                (章迪思)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