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品牌模式酿祸端 “蓝猫”扩张得与失
〖2004-12-19 23:42: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xwbj#
#xwtp#
《财经时报》消息:
11月末,相继有多家媒体披露,曾经火爆一时的北京蓝猫保健品有限公司因为产品不合格并欠下经销商货款而被法院查封。多名来自外地的经销商代表闻讯跑到北京公司总部来寻求说法,但这家公司却早已经是人去楼空。
众多的经销商当初之所以选择了蓝猫保健品,主要是因为“蓝猫”这个卡通品牌在国内的儿童消费者中具有相当的知名度,“蓝猫”品牌的系列儿童产品也在很多领域有成功的范例。“蓝猫”儿童保健品同样得到“蓝猫”品牌持有者湖南三辰卡通企业集团的正式授权。因此在蓝猫保健品出事之后,公众自然也就把目光对准了它的大股东三辰卡通。
“蓝猫”保健砸了蓝猫的牌子
根据本报记者从工商部门获得的资料表明,北京蓝猫保健品有限公司注册日期是2003年4月24日,注册资本为300万元人民币,其中三辰卡通出资150万元,个人股东刘建中出资60万元,其余还有几个小股东。刘建中是北京蓝猫保健公司的法人代表,并担任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目前刘建中已经下落不明。
而根据三辰卡通法律顾问给记者的答复,三辰卡通授权给了北京蓝猫保健品有限公司有偿使用“蓝猫”商标,但是北京蓝猫保健并没有及时支付三辰卡通商标使用费用,因此三辰卡通在今年10月将北京蓝猫保健品有限公司告上了法庭。
蓝猫保健出事之后,众多经销商找不到北京蓝猫保健的负责人,因此只好去找三辰卡通,三辰卡通方面却声称自己与此事没有关系,并且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要求。
据蓝猫保健的几名经销商反映,蓝猫保健在今年年初打着“创立中国儿童健康产业第一品牌”的旗号在全国招商,很多人都是出于对“蓝猫”品牌的信赖而选择了经销蓝猫保健产品。但是从今年4、5月开始,部分经销商经销的蓝猫保健品却因为没有保健品批号而被当地卫生部门查封,经销商按照合同条款要求退货时却遭到拒绝;因此一名河南经销商将蓝猫保健告上法庭,获得胜诉,但是法院在强制执行时却遇到了人去楼空的场面,只好将北京蓝猫查封。
虽然三辰卡通将自己与蓝猫保健划清了界限,并声称自己也是受害者。但是三辰卡通最严重的损失却绝对不是区区一年的品牌租借费,而是蓝猫品牌的信誉度。
蓝猫品牌迅速超生酿祸端
因为一部《蓝猫淘气3000问》的动画片,湖南三辰影库卡通节目发展有限公司迅速发展壮大。该节目制作于1999年,之后就在全国包括香港和台湾地区在内的1020家电视台热播,创造了一个“卡通圈里的奇迹,电视圈里的神话”,蓝猫品牌也由此脱颖而出。
之后,三辰卡通企业集团就开始走上了蓝猫品牌的迅速扩张之路,从2001年底三辰卡通开始授权生产蓝猫系列儿童用品,到今年年底虽然才3年的时间,但是根据三辰卡通官方网站自己的统计,就已经拥有了几十家冠名蓝猫的企业,产品也涉及几十个领域,个别领域甚至一下子有好几个“蓝猫”。在去年年底的时候,三辰卡通集团已经拥有蓝猫的代理商180多家,专卖店2600多家。而在今年湖南的两会上,与会的部门代表还在讨论长沙市拟斥资18亿元打造东方“东方迪士尼乐园”——“蓝猫科技园”的话题。
就在蓝猫品牌和产品迅速扩张之即,已经有不少声音开始质疑蓝猫的做法。管理营销专家冯良先生对本报记者说,对于蓝猫这种单一品牌,多种产品的延伸策略,虽然成本很低,收益很快,但是风险也很大。冯良说,以前他们一些研究蓝猫品牌的管理咨询方面的专家就曾预言,“蓝猫这样迅速扩张,四处出击,如果其中任何一种产品的品质、安全性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所有蓝猫的系列产品”,而蓝猫保健事件恰恰印证了这个预言。
蓝猫品牌延伸的得与失
营销专家冯良对本报记者说,蓝猫这种迅速扩张、四面出击的做法,主要还是想通过快速扩张获得丰厚回报,降低了自己的风险和成本,同时也想先在各个领域全面试水,然后抓住几个不错的项目重点投入和发展。这种思路有其道理,但也有其风险。
因为企业的超速发展已经为自己埋下了管理风险,比如这样快的扩张速度,在挑选合作伙伴方面也就必然缺乏耐心和细心。像汇源这样的大的合作伙伴还可以放手一试,但像蓝猫保健法人代表这样的个人合作伙伴也随便放行,就必然给自己留下祸患,而像蓝猫保健这样的株连事件如果再发生几次,那么蓝猫的品牌就必然遭受致命打击,甚至有可能会一蹶不振。
同时因为涉足过多的领域和产品,三辰集团的精力也被严重分散,企业内部也难以提供适合多种行业的投资和管理人才。各个领域和产品的销售和回款力度都会因此打个折扣,而如果各合作伙伴自己的利益没有保障,那么蓝猫的品牌和商标使用费用也就成了无水之源。
本报记者走访了一些位于北京不同地段的蓝猫专卖店,发现这些专卖店很分散,而且没有统一的风格和店面,大多已经不“专卖”,除了销售蓝猫产品也同时销售一些其他品牌的产品。而且据销售人员反映,蓝猫品牌的产品,如玩具、服装、文具等销售情况也并不是很好。
或许正像冯良先生对本报记者所说,中国很多民营企业往往并不是因为没有发展就枯萎而死,而恰恰是因为发展过快、胃口过大导致消化不良而造成最终死亡。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