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内衣”千呼万唤难出来

〖2005-1-10 9:21: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xwbj#
 #xwtp#解放日报消息:
    
  
  一年前,上海内衣行业协会意气风发:为打造上海内衣统一品牌,协会内企业产品将统一悬挂“上海内衣”集体商标。
  
    一年后,上海内衣行业协会在近日一次通气会上欲说还休:悬挂“上海内衣”集体商标有难处,具体事务还在筹划中。
  
    一个原以为皆大欢喜的集体商标,为何先扬而后抑至今难产?
  
    利好多多久酝酿。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内衣”就开始酝酿。当时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了《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办法》,上海市工商局将上海内衣协会列为注册集体商标的试点,协会承诺让100多家会员企业在自己品牌商标之外,再统一悬挂“上海内衣”集体商标。
  
    消息一出,群情激越。要知道,通常由地区行业协会发起注册的集体商标,对该地区该行业的整体品牌形象有很大提升作用,有的甚至成为特殊的城市名片,比如波尔多葡萄酒、南京盐水鸭、镇江香醋等;要知道,集体商标是世界公认的品质通行证,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广东中山市古镇镇,因为注册了“中国灯饰之都”集体商标,成为世界最大的灯具集散地之一,产品远销世界83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创汇逾3亿美元;要知道,上海内衣协会拥有三枪、古今、飞马、黛安芬等众多内衣名牌企业,会员企业销售额占上海市场70%以上份额,如果100多家企业统一悬挂“上海内衣”,其品牌附加值将有多高?
  
    然而,尽管“上海内衣”去年已经国家工商局核准使用,当初计划率先尝鲜的三枪、飞马等企业产品上始终未见“上海内衣”踪影。
  
    “难处”在于对株连的担忧。
  
    上海内衣协会秘书长陈国琪坦承,不少品牌大企业都担心统一悬挂“上海内衣”后,协会内产品质量差的小企业会降低品牌含金量,连带影响大品牌企业的销售。
  
    前车之鉴呀!一家太仓肉松厂被媒体曝光用病死母猪肉做原料,结果登记注册的20家太仓肉松企业,只有四五家能开工生产,产量猛跌至原来的1/5;一家金华火腿厂被揭露用含有敌敌畏的药水浸泡火腿,结果超过一半的金华火腿企业停产,全行业火腿产量减少60%,直接损失2000多万元,间接损失数以亿计;一家龙口粉丝厂被报道用氨水给粉丝增白,结果全国各地的商场、超市全部撤柜,所有龙口粉丝被禁止出口……
  
    谁敢保证上海内衣协会113家会员企业里,没有一家会用黑心棉生产劣质内衣,让古今一年2个亿,黛安芬一年3个亿的销售佳绩付之东流?
  
    难怪在记者一再追问下,秘书长才勉强表态:“争取今年下半年让几家品牌大企业先挂‘上海内衣’。会员企业推广使用?看效果再说吧。”
  
    难产的远不止一个“上海内衣”。记者了解到,集体商标推了十几年,目前全国申请注册只有30多个,注册数最多的省份湖北也不过10个,上海至今仅有一个“上海市豆制品行业协会”集体商标,在全市54家名牌豆制品生产企业中成功使用。
  
    专家指出,集体商标本身是带动行业的机遇,但行业协会不能视其为一注就灵,一劳永逸的护身符,更不能把它当作给会员单位的“福利待遇”。在欧洲,没有集体商标的食品是没人敢买的,大家对集体商标的信任来自严格的行业标准,行业协会通常是集体商标未挂,行业标准先订,达不到行业标准的企业,哪怕你是多有资质的会员,对不起,免挂;就算挂了也不是终身制,集体商标搞年检,定期将年检结果公布于众,年检不合格的,摘牌!
  
    市场经济说到底是种契约经济,集体商标的长远生命力,还是得运用法规约束各商家诚实守信,形成“契约经济、诚信社会”的良好大环境。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