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抢注事件为鲁企敲响警钟
〖2005-3-11 9:24: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xwbj#
#xwtp#
大众日报消息:
(记者朱剑平)引起广泛关注的西门子抢注海信商标案以和解告终。但此案为山东企业敲响了警钟。
1999年1月11日,在海信集团的商标被中国有关部门认定为驰名商标6天后,博西家电在德国抢注了“HiSense”商标。从2001年起,海信就开始与博西交涉索回商标事宜,博西要价4000万欧元,海信无法接受。2004年10月,博西反诉海信侵权,给海信产品进入德国和欧盟市场设置了重重障碍。
此事引起了国家商务部及中国家电协会等政府部门和有关专家的高度关注,在商务部的积极协调下,此事最终达成和解。
对于具体转让的价格,有传闻称是6位数。海信集团品牌管理办公室新闻发言人朱书琴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价格当然是双方都可以接受的,但具体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企业以后的发展。
山东经济学院经济系董长瑞教授表示:HiSense商标虽物归原主,但由于博西家电的抢注,海信进军欧盟市场步伐被延缓,这给山东企业敲响了警钟。目前,国外竞争对手为阻止中国企业进军本国市场,除了运用反倾销、绿色壁垒等手段外,进行商标抢注,也成为一种重要形式。山东要实现经济国际化,企业一定要有完整的知识产权战略。
此前的2月28日,记者曾要求中国商标专网进行专门的统计,结果表明山东省的商标总有效数为101200件,而通过马德里系统到国外进行注册的只有106件。有关资料也显示:中国企业通过马德里的国际商标注册申请平均每年不到200件,而德国仅2002年就提交了5158件。
对此,中国商标专网专家李芳说,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只要企业的商标或类似的商标在其他国家被申请注册,专业机构就可发现,如果能及时提出注册异议,就能成功阻止对方抢注。因此,她建议:山东企业应吸取教训,对自己的商标是否在其他国家被抢注进行实时的全球监控。
[相关新闻:见本网3月8日《海信西门子商标之争以和解告终》、3月9日《商标之争,海信赢在何处?》等报道;更多报道请使用本网“行业信息”的搜索功能]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