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缘何易早衰
〖2005-3-21 18:43: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xwbj#
#xwtp#
成为央视的标王是很多企业孜孜以求的目标。但翻开各家标王的发展史却发现,借标王名望“一飞冲天”的企业不少,但出名后便麻烦不断、甚至最终跌至“深渊”的也并非少见。
孔府宴酒是央视的第一个标王,曾在1995年红遍大江南北,但最终仍无法抵挡住白酒同行的激烈竞争,市场地位日渐式微。
1996年,秦池以6666万元一举成为标王。尝到甜头后,该公司次年又是砸下重金,蝉联标王桂冠。但三年后,秦池集团却内外交困、负债累累,商标被当地法院作价300万元拍卖。
1998年,爱多以2.1亿元夺得央视标王“皇冠”,但它在碟机大战中仍败下阵来,最终还进入了破产程序。
另外一个鲜活的例子是熊猫移动。2002年底,马志平为熊猫手机在央视夺得了2003年度广告的标王,并请来梁朝伟作形象代言人。熊猫手机虽然借此一举扬名,但在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中却未能胜出。近年来,熊猫移动更是麻烦不断,其违规使用资金的行为被陆续曝光。在种种压力下,今年3月14日,熊猫移动的控股方南京熊猫一纸公告斩断了与它的关系。
2005年的洋标王宝洁公司近来也麻烦不断。在消费者投诉后,3月8日南昌工商局暂扣了在当地销售的SK-II涉案产品及广告宣传资料,并称可能对涉嫌虚假广告宣传的宝洁进行处罚。
这些公司相继出事,从而形成了一个奇特的“标王早衰现象”。难道央视标王这顶“皇冠”太沉重了?仔细研究这几个标王陨落的轨迹,可以发现其中一些奥妙。
一些公司成为标王后名声上去了,但产品质量和经营管理却没有跟上,扩张势头过猛反而引火烧身。如爱多成为标王后,由于产品返销修率高,消费者接连打电话向央视投诉。
还有一些公司不清楚如何定位自己的品牌,投放天价广告时没有进行精确的成本计算。一边是高价做营销,一边却低价抢市场份额,微薄的利润显然无法弥补巨额的广告支出,从而造成短时间内出现巨额亏损。
另外,有的标王属于“暴发户”式企业。虽然它们的产品利润奇高,但生命周期很短,加上这些公司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一旦受到同质产品或替代产品的挑战,企业效益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这时候,任何细微的风险因素都极有可能变成压倒它们的最后那根“稻草”。
由此观之,看似奇特的“标王早衰现象”也就不足怪了。
(来源:中国证券报)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