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软在40国申请商标注册 国际化定为最重要策略
〖2005-3-24 9:14: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xwbj#
#xwtp#
第一财经日报消息:
(记者 章轲)昨天(23日)下午,东软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刘积仁在京向记者透露,作为中国最大的软件与解决方案提供商,国际化已经列为其最重要的策略。
已在40多国申请商标注册
“东软理想的目标是30%~40%的业务在国外。”刘积仁说,针对国际市场策略,东软已更改了企业标识,在视觉表现力上更强调国际化、人性化,注册保护也更加方便。据记者了解,东软已在全球40多个重点国家申请了商标注册,将在全球140多个国家注册,预计将在今年6月完成。
“国内软件行业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但尽管如此,中国市场份额仅占世界2%~3%左右,而日本、美国市场却占据了几乎一半的份额。”刘积仁对记者说:“在更广阔的市场中寻找机遇是国内软件企业的必然选择和趋势。”
东软集团为此确立的今年的业绩目标是:合同额达到近40亿元人民币,国际业务占总业务的比例由2004年的10%,提升到12%。其中软件国际业务增长40%(国内为40%),数字医疗国际业务增长270%(国内为50%)。“我相信,在短期内数字医疗的国际业务会超过国内业务,软件外包的国际业务也会占到外包总业务量的30%。”刘积仁说。
据统计,中国软件的国际业务在近几年保持着50%左右的增长率。赛迪顾问最新的数据表明,2004年东软集团外包收入达3300万美元,高居国内软件企业首位。在数字医疗领域,东软与飞利浦成立了合资公司,产品出口欧美等海外市场,走出了一条软件与制造业结合产生价值的新的国际化之路。
“国际化的背后是行业的成熟和企业能力的延伸。”刘积仁解释说,国际化意味着企业能够在同样一种标准和环境下,跟全球的对手竞争,并保持持续的竞争力。在刘积仁看来,“未来10年将是中国软件企业国际化的关键10年。”
不会简单学习印度模式
不过,针对外界就东软国际化有模仿印度软件业发展道路的质疑,刘积仁表示,东软不会单纯地学习印度模式,而是将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结合,以找到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独特模式。
刘积仁说,在软件产业格局中,中国和印度都将成为两个重要的国家。“但中国现在的产业模式与印度有一点不同,这跟市场有关,在产值上,中印两国差不多,但中国80%~90%来自于国内,印度80%~90%来自于国外,两个国家这种市场模式是完全根据市场需求来确定的。”
“这种模式不是一天形成的,是很多年走出来的。”刘积仁分析说,印度国内市场不够大,注重国外市场,而中国国内市场足够大。在最近两三年,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两国软件企业竞争就表现明显了。“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中国将在软件产业上有更重要的表现,而这种表现也会使中印两国在软件上的竞争更激烈。”
1998年,东软开始在大连建立国际业务开发中心,大批招纳国内IT人才。2002年9月,东软日本公司在东京成立。截至去年底,东软与日本20多家IT企业开展合作,业务涉及汽车电子、数字电视、DVD、手机、金融等领域,围绕软件外包服务技术的开发人员达1800人。
“在美国的软件发包市场上,绝大多数都是印度人。印度在美国有一个相当庞大的人脉网络,这个网络是多少年积累的。”刘积仁笑称,中国人在外包领域的渗透还不够,这或许是中国软件企业很难打入美国市场的原因。东软目前90%的外包业务来自日本,欧美市场的外包业务只有10%。
从过去的业绩来看,东软国内业务盈利落后于国外业务。刘积仁称,国内业务盈利较低有多种原因,主要是市场不成熟和管理成本的上升。但从长远来看,国内业务的盈利也将是东软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