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召开2022年服务保障首都发展工作通报会,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宋鱼水,法院审判第四庭庭长姜庶伟,法院审判第四庭法官陈栋出席本次会议,并通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2022年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工作整体情况以及知识产权审判保障创新的举措和成效等内容。会议由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综合办公室新闻舆论工作组组长张晓天主持。
    宋鱼水副院长指出,2022年,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知识产权强国理论,在市委和市高院的领导指导下,基本建成首都知识产权巡回审判格局,全面推动知识产权审判机制18项改革措施,在新冠疫情持续影响的不利局面下仍基本完成了全年审判任务,实际收案33750件,审结23757件,法官人均结案360件,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司法在国家治理和科技自立自强中的关键作用。
    一是坚持首善标准,树立科技成果保护和新兴行业诚信竞争规则。加强技术类案件审理,针对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案件,建立快立、快办、精办的“重点案件绿色通道”,创立专题调研、专班审理、专家指导、培养专才的“四专”办案模式,妥善审理审结了“全球十大抗肿瘤药物恩杂鲁胺专利案”“红羽蛋鸡品种案”等一批高价值技术类案件。成立药品链接案件审理专班,制定发布《关于申请注册的药品相关的专利权民事案件立案指引(试行)》中英文版,高效审结了全国首例药品专利链接案“中外制药诉海鹤药业”案,以及“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等案件,增强人民群众的药品可及性。加强涉数据保护案件审理,成立数据保护专班,妥善审结“汽车消费者投诉信息”等数据侵权案。加强商标类案件的审理,妥善审结 “古北水镇”“雷允上”“一得阁”“五常大米”等涉及老字号和地理标志保护的案件,加大对老字号、知名品牌的保护力度。加强竞争垄断类案件审理,新设立竞争垄断审判庭,建立院级竞争垄断专业法官会议,妥善审理审结“西四包子铺”“厚大教育”等涉及新技术、新业态下行业发展规则的不正当竞争和垄断案件。加强著作权案件的审理,妥善审理“《俏花旦》中国杂技作品著作权第一案”“《绝地求生》游戏案”等一批著作权案件;发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民事案件当事人举证手册》,规范和引导计算机软件侵权诉讼举证规则。
    二是坚持服务大局,为国家和首都中心工作提供司法保障。落实《“两区”建设知识产权全环节改革行动方案》,基本建成“三城一区”司法服务全覆盖格局。先后在顺义中德产业园、怀柔科学城、昌平未来科学城、平谷农业中关村等重点园区建立起“一庭一站”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和配套法官工作站。形成跨部门、跨地域知识产权保护合力。建立工作专班对接支持2022年冬奥组委法律事务部和开闭幕式工作部,将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理念和行动融入冬奥会全过程。与市知识产权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建立常态化专项协作机制,与天津市三中院、雄安新区中院签署合作协议,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要求。积极发出知识产权国际治理和保护强音,依法审理涉外案件共计3370件,努力提升涉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质效,平等保护市场竞争主体的合法权益,打造平等公正权威的国际司法形象;深度参与2022年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中国办事处等合作举办专业论坛,与国际商标协会(INTA)举办双边会议,研究交流国内外关注的司法实践问题,深化国际司法交流合作,服务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三是坚持改革创新,探索和完善符合知识产权保护规律的司法机制。全面推动知产审判机制18项改革措施,包括细化落实行政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推行诉前和判后事务集约化,不断完善“多元调解速裁”工作。2022年,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超9成商标驳回案件采用电子送达,2成适用简易程序,独任制审理结案4275件,实现“简程序不减权利,提速度不降质量”,腾出更多司法资源用于疑难复杂案件的审理。与国家知识产权局构建“司法行政”同频联动的诉源治理格局。推进专业化陪审促进民主司法和阳光司法,全年共有超过3万人次人民陪审员参与15105件案件审理,其中相当一部分包括专业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开展“走进法院、走近法官”系列活动,疫情期间通过“云端代表旁听室”等形式,主动接受代表委员等各界监督,2022年有近百名代表委员参与监督交流工作。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2023年,面临新形势新挑战新要求,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将进一步从习近平总书记指示、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中学习改进工作的方向和路径,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自身挖潜,敢为敢闯,依靠改革和实干破局。进一步深入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和知识产权强国理论研究,确保中央政策在知识产权法院形成生动的司法实践。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围绕北京市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精准司法服务。进一步推进机制改革,继续推进探索商标行政案件诉前化解工作、完善案件判后集约机制、涉外案件送达机制等改革,打通长期困扰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判工作的程序堵点。进一步增强司法能力,改进完善符合知识产权司法规律的专题调研、专班审理、专家指导、培养专才的“四专”办案模式,加强药品专利链接专班、标准必要专利专班、数字经济专班建设,打造知识产权司法人才培养高地。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判第四庭庭长姜庶伟介绍了知识产权审判发挥“树规则”“促治理”“助发展”的相关工作情况。他指出,知识产权专门法院是落实知识产权治理政策的重要阵地,不仅解决个案纠纷,更是通过一个个鲜活案例,树立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规则,指引纠纷解决,促进行业发展。
    一是妥善审理技术类案件,促进“科技向善”,服务保障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党的二十大提出“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案件,需要“快立、快办、精办”,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建立针对性的“重点案件绿色通道”,创立“专题调研、专班审理、专家指导、培养专才”的“四专”办案模式,建立冯刚、芮松艳等专家型法官工作室;进一步完善建成“院士导航、专家引领、技术调查官支持、多方辅助参与”的全方位技术事实查明机制;将专业技术背景的专家学者纳入人民陪审员队伍,2022年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案件15105件,占合议制审理案件总数77.5%;妥善审理审结了“全球十大抗肿瘤药物恩杂鲁胺专利案”“红羽蛋鸡品种案”等一批高价值技术类案件,技术类法官人均结案180件左右。
    在众多技术类案件中,药品专利链接知识产权案件是最高法院指定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集中管辖全国范围内的新类型案件。所谓药品专利链接知识产权案件是针对在我国上市的仿制药审判过程中,提前解决专利纠纷的制度安排,一方面促进了原研药企业创新发展,另一方面为仿制药企业提前确认仿制药上市风险,最大限度地推动药品的可及性,让中国老百姓尽快吃上好药,吃上便宜药。同时,强化对原研药的知识产权保护,激励和保护创新成果,促进医药行业健康发展。这类案件是新产生的一种案件类型和审判流程,审判中有许多实体和程序方面的新问题,只能一边研究,一边办案。为此,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成立了药品专利链接案件审理专班,制定发布《关于申请注册的药品相关的专利权民事案件立案指引(试行)》中英文版,高效审结了全国首例药品专利链接案“中外制药诉海鹤药业”案,以及“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等药品专利链接案件44件,助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药品可及性。我简单介绍一下全国首例药品专利链接案“中外制药诉海鹤药业”。2005年中外制药株式会社成功研发一款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艾地骨化醇软胶囊”药品,在中国申请了相关专利,取得了中国药品上市许可。2021年,温州海鹤药业有限公司向国家药监部门提交了“艾地骨化醇软胶囊”的仿制药上市许可申请,并声明该仿制药未落入相关专利权保护范围。中外制药株式会社依据新修订专利法第七十六条规定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涉案仿制药落入该公司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涉案仿制药使用的技术方案与涉案专利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既不相同亦不等同,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基于此,“艾地骨化醇软胶囊”的仿制药扫清了上市前的专利纠纷,有利于我国骨质疏松患者更快、更便宜的获取治疗药品。
    二是探索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路径,助力数字标杆城市目标建设。
    党的二十大将数据作为了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北京市也提出建设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为了加强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成立数据保护专班,完成《数字经济下新业态、新模式竞争行为司法规制研究》等基础课题研究,与北京大学共同召开“数字经济下知识产权与竞争司法保护研讨会”,妥善审结“汽车消费者投诉信息”等数据侵权案,持续探索数据权益保护规则,并积极参与《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立法论证工作。在“搬运抄袭用户投诉数据案”中,车质网收集、整理、审核、编辑了海量用户对各品牌汽车的投诉信息,形成统一格式的投诉数据集合,并以此作为重要经营资源进行商业活动。奥蒂斯公司经营的汽车门网站,大量复制和搬运车质网的上述用户投诉信息,并作为自身经营资源予以展示和使用。法院判决认为,车质网公司为涉案用户投诉数据付出了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等经营成本,其基于此而获得的数据具有经济价值,是一种合法的竞争资源。被告复制和搬运的手段将他人积累的投诉信息据为己有,并公然作为自身经营资源予以展示和使用,不仅给对方经营者造成直接损害,同时使得相关消费者和汽车企业产生混淆误认,进而不当获取竞争优势,构成不正当竞争。该案提供了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数据的司法规则。
    三是打击商标恶意抢注和侵权行为,服务保障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包括商标、地理标志等在内的指示引导购买商品和服务的商业标志,是凝结质量商誉、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方式。近年来,恶意商标注册、傍名牌、搭便车等有损公平竞争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持续高发,直接损害生产商、销售商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严重影响市场经济秩序。去年,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普通商标团队人均办案500件左右,一方面高效审理专属管辖的全国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维护全国注册商标管理秩序,另一方面妥善审结 “古北水镇”“雷允上”“一得阁”“五常大米”等涉及老字号和地理标志保护的民事案件,加大对老字号、知名品牌的保护力度。
    在“古北水镇”案中,北京古北水镇旅游有限公司主张北京小壕科技有限公司恶意抢注2件“古北水镇”商标,并先后向古北水镇公司发送侵权警告函、提起商标侵权工商投诉。小壕公司的涉案行为导致古北水镇公司注册“古北水镇”商标受阻,侵害了其合法权益,构成不正当竞争。因此,请求法院判令小壕公司赔偿其经济损失,并刊登声明消除影响。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经审理认为小壕公司的涉案行为严重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构成滥用商标权的不正当竞争,判决承担赔偿、刊登声明、消除影响等责任,明确恶意抢注商标并滥用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四是明确竞争垄断案件审理规则,服务保障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近年来我国加大了针对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的打击力度。党的二十大再次提出“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最高法院指定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集中审理全国范围内对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涉及反垄断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第一审行政案件。北京知识产权法院2022年新设立竞争垄断审判庭,建立院级竞争垄断专业法官会议,调研形成《平台等涉互联网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中地域管辖问题研究》等成果,妥善审理审结“西四包子铺”等涉及新技术、新业态下行业发展规则的不正当竞争和垄断案件,并召开了竞争垄断“十大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
    在厚大公司与瑞达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中,厚大公司和瑞达公司均从事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培训行业,厚大公司主张瑞达公司聘任其知名培训讲师并进行宣传的“挖墙角”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经审理认为,通过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或福利待遇等方式吸引人才可以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符合市场竞争的客观规律。该判决明确了涉案行为属于市场广泛存在的正常竞争行为,避免不适当干预阻碍市场的自由竞争。
    五是加强智力成果表现的著作权保护,服务保障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美术、文学、艺术、计算机软件等是促进人民群众文学艺术享受、促进科学传播的重要形式,面对人工智能、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3D打印等新技术发展对作品保护带来的新需求和新挑战,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依法拓展保护思路,加强对新类型作品、红色经典作品的保护,妥善审理“《俏花旦》中国杂技作品著作权第一案”“《绝地求生》游戏案”等一批著作权案件,助力促进全国和北京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俏花旦”中国杂技作品著作权纠纷第一案中, 中国杂技团组织编排、表演了杂技节目《俏花旦-集体空竹》,该节目在“抖空竹”杂技动作中融入了包含我国传统戏曲元素、舞蹈元素的动作、姿势设计,多次在国内外获奖。张硕杂技团抄袭该节目编排了杂技节目《俏花旦》,并在2017年公开表演。中国杂技团以侵犯其著作权提起诉讼。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理认为,杂技作品不保护技巧本身,通常也不保护特定的单个动作,而是保护连贯动作的编排设计,以杂技动作为主,融合舞蹈动作的连贯动作编排设计,仍可作为杂技作品予以整体保护。本案获评中国法院十大知识产权案件。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判第四庭法官陈栋通报了围绕首都中心工作、延伸审判职能的举措和成效。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离不开科技自立自强和知识产权保护。北京市包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两区”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等在内的“五子联动”战略,每落一子都涉及知识产权保护。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除了努力做好审判工作,发挥“树规则”的司法职能作用外,还积极发挥“促治理”和“助发展”作用。2022年,我们围绕首都中心工作,主动延伸司法职能,重点开展了在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服务“两区”建设,基本建成重点科技园区巡回审判和司法服务全覆盖格局。
   基本建成全市巡回审判格局。落实《“两区”建设知识产权全环节改革行动方案》,已先后在顺义中德产业园、怀柔科学城、昌平未来科学城、平谷农业中关村等重点园区建立起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加上市高院在中关村核心区、中日产业园已建立的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首都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全覆盖格局已基本形成。借助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一方面开展便民巡回审判,更重要的是在重点园区开展典型案件的审理,方便企业旁听,发挥“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普法作用。
     建立全市重点园区法官工作站。在前述重点园区建立起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的同时,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都还建立了配套的法官工作站。一方面开展司法办案,另一方面作为调研、普法的重要阵地。去年,在怀柔科学城等园区开展了调研座谈,相关企业参与积极、反响强烈,下一步还将按照各园区需求,定期和不定期组织讲课、座谈等活动。另外,为了服务保障国家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攻关,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还在位于我市的国家重点科学实验室建立了法官工作站,努力当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知识产权“守门人”。
    二是加强协同机制,形成跨部门、跨地域知识产权保护合力。
    对接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与冬奥组委多次召开院长-主席层面的交流座谈会,选派3名法官到冬奥组委进行期一年的交流,并组建工作专班对接支持冬奥组委法律事务部和开闭幕式工作部,对涉奥标志、奥运用品、知识产权权属纠纷等法律问题的综合解决提供司法意见,收到冬奥组委感谢信,并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赠送冬奥火炬和奖牌表示感谢。专题调研体育赛事节目保护,明确符合独创性要求的体育赛事节目属于视听作品的法律定性,法官受邀走进北京新闻广播主办的“冬奥与法同行”节目直播间,以案释法共话体育赛事节目司法保护,将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理念和行动融入冬奥会全过程。
      建立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交流机制。按照中央关于知识产权协同保护部署,在坚持司法中立的前提下,与市知识产权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建立常态化专项协作机制,与市农业农村局、平谷区政府签订《涉农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合作协议》,促进司法、行政和产业保护协同合作。
      建立京津冀知识产权合作新模式。与天津市三中院、雄安新区中院签署《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合作框架协议》,约定在推动人才培养、协同审判工作、分享审判经验、开展联合培训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事宜,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要求。
    三是参与社会治理,积极发出知识产权保护和国际治理强音。
    按照平等保护原则公平审理涉外案件。2022年全年受理涉外案件共计3965件,审结3370件。从裁判结果看,国内外主体胜诉比例接近,对各方当事人既不给与地域歧视,也不给与超国民待遇,打造平等公正权威的国际司法形象。不少纠纷双方均为国外当事人的案件选择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诉讼,使得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正在成为知识产权国际诉讼的重要优选地。
    深度参与2022年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知识产权风险是国际贸易中多发频发的问题,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作为服贸会知识产权保护办公室成员单位,与市知识产权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中国办事处共同主办了一场“工业设计与知识产权保护论坛”,在两个会场设立了两个司法服务站,在专业论坛发表了涉及“地理标志”“外观设计”“数字经济”三场高质量专业演讲,为举办一次高水平的服贸会,打造开放共享、引领创新的交流平台提供了有力支撑。
    加强与国际知识产权专业组织的交流。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涉外案件涉及全球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许多当事人在国内外往往存在系列诉讼,国内案件的处理会直接影响到域外甚至全球关联案件的处理结果,许多国际组织也密切关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相关案件的审理。5月,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与国际商标协会(INTA)举办双边会议,分别围绕商标法相关条款的区分适用问题、商标恶意注册和恶意诉讼行为的惩罚措施、便利涉外主体诉讼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在全国范围内的地方法院中尚属首次,努力在知识产权国际治理中发出中国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