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平:科学开展专利调查,精准把脉专利事业发展
〖2024/7/24 8:15:02时〗 白兔商标专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信息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信息整理编辑:咖啡
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2023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下称《报告》),依据中国专利调查的详实数据,多方位、立体化展现了我国专利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等方面状况。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发布通知,组织开展2024年度全国专利调查工作,将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重点加强行业产业统计调查分析,夯实专利转移转化调查,深化专利创造、保护、国际化调查。
中国专利调查是我国知识产权统计调查制度的深化与拓展。国家知识产权局定期通过年报等统计资料公开专利、商标、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知识产权的申请、审批、注册、批准和登记的统计信息,如专利申请量、授权量、有效量等,以及按照国内外、三种专利、申请人类型、IPC分类、国外在华和向境外申请等分类的数据,这些统计信息主要通过行政记录获取。为了进一步了解知识产权更为详细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等状况,监测我国专利产业化率、许可率、转让率和实施率等信息,有必要进一步开展中国专利调查。中国专利调查项目经国家统计局审批,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实施,与知识产权行政记录统计信息形成广度信息和深度信息的结合,这对于客观如实监测和评价我国专利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支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中国专利调查是国家创新调查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科学技术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了国家创新调查制度,这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顶层设计的重要举措,中国专利调查工作纳入国家创新调查制度,成为其中一项重要调查内容。中国专利调查在科学、规范的统计调查基础上,对国内专利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等能力进行全面的监测和评价,敏锐地反映专利发展状况。专利调查数据相较于现有公开资料更为系统详细,能够为管理者和研究者带来更珍贵的创新数据资料,以便更深入地开展创新、科技进步、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研究,为全国创新调查制度的完善和深化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专利调查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知识产权领域极具权威性的调查。中国专利调查已连续开展16年,形成的报告连续9年向社会发布,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知识产权领域规模最大、历时较长的一项调查。中国专利调查严格遵循国家创新调查制度实施办法,面向我国国内专利权人,对其拥有的有效专利的转移转化、保护、海外活动、产学研合作创新、人才与服务等内容进行调查。在问卷设计、样本抽样、质量控制、组织保障等方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调查方法。在样本抽样上,中国专利调查采用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样本主要由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产生,同时将拥有50件以上有效发明专利的专利权人全部纳入调查范围,进行重点调查。在数据采集上,通过网络填答,开放统一的专利调查平台,形成了科学、规范、高效的调查工作体系,与国际通行做法保持一致,统计口径稳定清晰,具有国际可比性。如专利产业化率与日本专利利用率定义接近,专利实施率与欧洲专利商业化率定义接近,为及时、全面、准确、深刻反映我国国际范围的专利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调查数据支撑。
专利产业化率和实施率的提升是对新质生产力的有力推进。《报告》中有关专利产业化率和实施率的发布是知识产权研究的一项重要创新,是知识产权部门重视专利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新质生产力生成与发展的重要举措。《报告》显示,我国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实施率稳步增长。前者为39.6%,较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后者为51.6%,较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其中,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51.3%,较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实施率为62.5%,较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这有力体现了我国大力推动专利产业化,支撑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成效。
展望未来,可以进一步加强中国专利调查工作,逐步拓宽加深重点区域专利调查,在全国专利调查成功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区域专利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能力的调查和监测分析。继续深入开展与知识产权有关的关联性研究,如知识产权与创新、经济高质量发展,知识产权产品价值测算,区域和产业知识产权密集度动态监测研究等,更好挖掘和发挥专利调查数据价值。(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