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2025/1/26 8:58:26时〗 白兔商标专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信息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信息整理编辑:咖啡
知识产权一头连着科技和创新,一头连着市场与经济。
2024年,我国共授权发明专利104.5万件,同比增长13.5%,全年注册商标478.1万件,同比增长9.1%。截至2024年底,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475.6万件,成为世界上首个突破400万件的国家。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4件,提前完成国家“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1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介绍,2024年我国在专利、商标等方面不断取得进步,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创新创造活力持续迸发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过去一年,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持续迸发。截至2024年底,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有效商标注册量同比分别增长16.3%和8.1%。其中,国内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97.8万件,同比增长18.8%,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明专利有效量达134.9万件,同比增长15.7%。
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有力支撑。2024年,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截至2024年底,我国国内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达49.7万家,较上年同期增加6.9万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350.6万件,占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73.7%。国内企业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连续5年保持稳步增长。调查显示,2024年,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53.3%,创新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小地标”做出“大文章”
地理标志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同时在推动外贸发展、保护和传承优秀文化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
过去一年,我国不断完善地理标志制度,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共同印发了《地理标志统一认定制度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升地理标志管理效能。发布了《地理标志基础术语》国家标准,为保障地理标志产品质量提供了制度支撑。
国家知识产权局支持指导湖南桑植、广西融安等20个重点地区高标准推进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印发《地理标志保护工程实施方案》,遴选确定昌平草莓、宣威火腿等44个地理标志列入首批实施名单,工程项目覆盖多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为持续加大地理标志行政保护力度,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将地理标志纳入各类执法行动,大力查处地理标志侵权违法行为。评选发布地理标志行政保护典型案例,指导各地强化对生产过程控制、特色质量保证、专用标志使用等方面的行政执法和协同保护,营造良好的地理标志发展环境。
截至2024年底,我国累计认定地理标志产品2544个,核准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7402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经营主体总数近3.3万家,地理标志产品直接产值超过9600亿元,连续多年稳定增长。
专利从“实验室”走向“产业链”
针对如何推动更多专利走出“实验室”走向“产业链”的问题,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介绍,一年多来,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各部门各地方积极推进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落实,突出重点、破解难点、打通堵点,取得一系列明显成效。
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22个部委组成的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推进机制高效运行,围绕科技、产业、企业、金融等领域出台相关政策文件50余份。各地方结合实际制定专项行动落实方案,出台系列配套文件,形成部门协同、央地联动的良好工作局面。
重点任务加快推进。首次完成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134.9万件存量专利盘点,组织45万家企业进行精准对接和匹配推送,实施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出台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等系列政策文件,指导认定第二批专利密集型产品3000多件,产值超9400亿元。
堵点难点逐步打通。强化专利转化运用激励导向,推动优化各类评价指标。推动建立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专利转化的尽职免责和容错机制等有利于专利转化运用的长效机制。会同科技部等5部门建立财政资助科研项目形成专利声明制度,目前已声明专利25.6万件。
运用效益明显提升。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推动2万多件专利实现落地转化或达成合作意向。全年专利转让许可备案次数达到61.3万次,同比增长29.9%;其中,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让许可次数达7.6万次,同比增长39.1%。全面落地实施专利开放许可制度,达成开放许可8200余次。
“五个高”实现“十四五”高质量收官
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设置的8个预期性指标,其中6个指标已经提前完成,充分彰显了规划实施取得的良好成效。”胡文辉说。
这6个提前完成的指标分别是: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的预期值是12件,2024年底已达14件;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经提升至13.04%,比预期值高0.04个百分点;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预期值是82分,2024年底已达82.36分;知识产权使用费年进出口总额预期值是3500亿元,2024年前11个月已达3564亿元;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服判息诉率预期值是85%,2024年已达90%;此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也远超预期值。
2025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坚持干字当头、奋发进取,着力推进“五个高”,即着力强化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着力推进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着力加强知识产权高标准保护、着力打造知识产权高品质服务、着力深化知识产权高水平国际合作,确保高质量完成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知识产权的有力支撑。(记者 李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