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中国十大品牌危机
〖2005-12-13 1:37: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
】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中国商标专网
整整365天之前,我们写下了这样一个判断:“中国市场进入品牌危机高发期”。
当我们坐下来编制2005十大品牌危机和年度品牌危机全回顾时,我们发现一年前的预言不仅“不幸言中”,被数以百计的媒介报道、被众多专家所引用,而且中国市场环境对已经陷入或有可能陷入危机的品牌来说,正变得日益严峻,品牌危机的群发态势愈演愈烈,且短期内看不到丝毫缓解或趋好的迹象。
在过去的一年当中,我们的品牌环境继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给予越来越多的品牌以越来越低的信任评估等级。以食品饮料行业为例,来自商务部的调查显示,消费者对任何一类食品安全性的信任度竟均低于50%!这种不信任的氛围更蔓延到了相关监督部门,今年两会有代表抨击:农业、质监、卫生、工商、商业等十部门管不好百姓一顿饭;新华社亦有如下评论:在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常常会见诸报端“标准滞后”、“检验能力低下”等监管问题;而对于媒体而言,“丑闻”在今天似乎具有了更强的“喜闻乐见性”,尤其是在网络传播之中,不少小危机会被聚合成全新的大危机,就如阳光下的凸透镜,很多品牌就此被聚焦、被灼伤。
在过去的一年当中,理论界、咨询业等相关业界越来越重视危机管理的项目与议题,仅十一月的第二周,《中国名牌》杂志社就在两个有关品牌危机的论坛上做了重点发言,并为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进行了“品牌突发事件管理及危机预警体系”的培训解读。
在过去的一年当中,受到危机频发威胁的主体——企业与品牌们,却对周遭的变故显得后知后觉,跨国品牌对中国市场环境第一次显现出了集体不适应症,在五六月间因小小的产品碘超标问题引发巨大品牌危机风暴的雀巢就是其中代表,可以断言,雀巢不过是“不幸”撞到了风口浪尖上,没有雀巢,也会有“麦巢”、“索巢”们陷入同样巨大的声誉漩涡。而对于中国品牌来说,则更多了两项弱势,一是品牌管理制度与危机防范能力本来就不如跨国企业,再加上又没有人家那么丰厚的品牌家底,就更禁不住折腾。
因此,如果一定要再写下一个判断的话,其会是:中外品牌在中国应对品牌危机的能力普遍较弱,易陷入危机,易在品牌危机中溃不成军。
当我们正在为一些国际客户编制禽流感危机预案时,希望在中国市场上角逐的广大品牌在2006年能加上一把劲,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的管理组织与管理制度,编制危机管理预案,并定期检验、培训,以使我们的预言不会再一次的不幸言中。[作者: 顾环宇 著名品牌专家 新华社《中国名牌》杂志副总编辑兼品牌监测中心主任]
2005十大品牌危机(新华社《中国名牌》杂志社品牌监测中心最新发布)
一、雀巢碘超标星火燎原事件;
二、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三、光明乳业涉嫌“回炉奶”事件;
四、肯德基深陷苏丹红事件;
五、惠普广告攻击联想事件;
六、中国啤酒品牌集体蒙冤甲醛超标事件;
七、江铃陆风德国遭遇“撞击门”事件;
八、奥克斯退出汽车业善后问题事件;
九、西门子抢注海信商标案被动和解事件;
十、格林柯尔系崩盘祸及科龙美菱事件。
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