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炒标团”年末拿标换钱忙

〖2006-1-2 19:58:00时〗 本网提供

【字体: 】【发表评论
新闻来源:中国商标专网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尔尔
 


    ■无奈:年初投资3万元注册了10个商标,但至今仍无一个成功转让

    ■幸运:2月份以5000元价格买来的商标,9个月后转手就卖了5万元

    ■关注:由于商标侵权与被抢注,吉林省企业每年损失达到近4亿元

    许力达是长春“炒标团”中的一员,他还有一个身份——一家商标注册代理公司的老板,当初以5000元价格从别人手中买来的一个商标,转手就卖了5万元。

    29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临近年底,商标注册代理公司的业务比平时多出了近两成,很多人急于将快要到期商标转换成现金。


    投3万换来10个商标

    “神六、PK……”,2005年一系列新名词扑面而来,这些不断出现的新鲜元素被一些特殊的人所关注,他们就是“炒标人”。36岁的季强就是其中一位。

    季强对商标这一行业的了解仅有两年的历史,在权衡良久之后终于在今年的年初,投资5000多元,开始了自己买卖商标的生涯。

    他最开始只是注册了两个商标,但随着新鲜名词的不断出现,他似乎看到了一个充满巨大诱惑力的市场,于是先后在商标注册中投入了3万元,从而获得了10枚商标所有权,但转手暴富的奇迹并没有出现在他的身上,事实上,自他宣布要转让之日起,至今没有成功的转让出一个,就是连一个咨询电话也没有过,但他并不着急,“倒卖商标是个机遇活,要有耐心。”

    据他介绍,在他注册的商标中有一个叫“绿野之狼”的商标已经上到了中国商标专网,他对外开出了3万元的价格,而这个商标如果能够以这个价格转让成功,则正好能与他前期注册商标的投入相抵。


    看到好商标借钱注册

    相比之下,与他经常打交道的许力达却是幸运的,在沉寂了近9个月后,他2月份以5000元价格从其他人手中买来的一个商标,转手5万就卖给了一个义乌的小服装厂,这是他惟一的一笔业务。而实际上,他的主要业务并不在于此,他的主要业务是负责替他人查询商标和申请注册以及设计和转让等,因为他还有一个身份——一家商标注册代理公司的老板。

    “这东西(商标),说值钱就能挣十几倍,说不值钱,投入的几千元就打了水漂。”已经在商标注册行业中做了三年的许力达总结出了一点经验。

    29日下午13时,本应该是休息的时间,他仍然在为他的客户和朋友忙乎着商标转让的事,不时记录着别人转让商标的名称种类和价格。

    “这个时候是最忙的,年底了,有些人要急于将手中囤积的快要到期的商标转换成现金,以便申请新的,有的则是感觉商标已经没有太大的保留价值而进行处理的。”许力达向记者解释着。“现在我的业务量比前一个月能够多出了近两成,几乎每天都有十三四个电话来谈商标的事。有时候,我们看到好的创意,即使借钱也要给他注册下来。”


    吉企每年损失4亿元

    在很多人眼中,这些“炒标人”更多的被赋予了一个“抢”的角色,他们只要一有机会,就会毫不留情地将你苦心经营起来的品牌“改姓易名”。

    但他们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市场是公平的,只不过他们先走了一步,况且玩的就是“纸上富贵”。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商标侵权与被抢注,吉林省企业因此而造成的损失每年达到了近4亿元,并且随着一批国有企业的改制或重组,他们的一些颇有名气的商标更是被这些“炒标人”紧盯着。

    许力达介绍,像他这样的商标注册代理公司在长春不下十余家,每家之间都保持信息通畅,而长春靠商标而发家的也大有人在,目前靠商标吃饭的人已经能有二三百人,而自然人来注册商标的业务已经占到了注册商标总量的60%,并且这个数字还在增长。(记者 舟航)


    ■相关链接

    中国知名商标15%被国外抢注

    据《人民日报》 日前,广东省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在广州召开2005年学术年会。“商标抢注”不约而同地成为多位专家的讨论热点。

    据悉,近年来企业商标被抢注现象不断加巨。国内有15%的知名商标在国外被抢注,其中超过80个商标在印度尼西亚被抢注,近100个商标在日本被抢注,近200个商标在澳大利亚被抢注;五粮液在韩国、康佳在美国、海信在德国、科龙在新加坡等相继遭遇了商标被抢注的命运。

    每年商标国外抢注案件超过100起。在去年世界品牌实验室公布的“中国500个最有价值的品牌”中,有46%未在美国注册,50%未在澳大利亚注册,54%未在加拿大注册,而在欧盟的未注册比率则高达76%。

信息分享: